• 北上广深集体“认房又认贷”
  • 资讯类型:热点关注  /  发布时间:2017-03-21  /  浏览:1423 次  /  

继北京前日发布楼市调控升级方案之后,石家庄、郑州、广州、长沙也先后发布了对本地楼市的调控新政。近半个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2个市、区、县出台了新一轮楼市调控新政。业内人士认为,北京楼市限购是新一轮楼市限购的高潮,预计后续有更多热点城市跟进加码调控,其中“认房又认贷”模式或被一些热点城市推行。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广州也实行“认房又认贷”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集体进入“认房又认贷”时代。

  长沙、石家庄加入限购行列
  前日下午,紧随北京之后,去年“930”政策收紧密集潮中没有加入限购大军的石家庄发布了收紧楼市的政策。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对北京楼市限购升级的一个联动和回应。
  石家庄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意见》明确: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二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非本市户籍居民暂不得购二套房,购买首套房须提供两年内连续缴纳12个月及以上个税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等系列措施,适用范围为长安区、新华区、裕华区、桥西区和高新区。
  昨日,此前楼市相对还平稳的长沙也加入了升级调控的队伍,新政策从3月18日起执行。新政策规定:暂停对在限购区域内已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无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一套住房;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新政还要求,湖南省外户籍家庭凭在长沙市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限购一套新建商品住房。补缴、补办个人所得税纳税或社会保险缴纳的证明不予认可。
  与大多数城市的限购政策相同,长沙在新政中也强调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新政规定,对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购房家庭:购买首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贷款已结清的户籍家庭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5%;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贷款未结清的户籍家庭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5%;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商业贷款。
  广州、郑州等地同日加码楼市调控
  前日晚间,广州、郑州也发布了加码楼市调控的政策。郑州宣布,凡属补缴且补缴日期在2017年3月17日之后的社会保险证明、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不再作为购房的有效凭证。这就堵死了通过包装手段获取购房资格的途径。
  广州发布的新政也明确采取“认房又认贷”的规定,对于在广州无房但有房贷记录的,采取普通住房首付四成、非普通住房首付七成的措施;同时提出了非广州户籍居民家庭需要5年个税缴纳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并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买住房等政策。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采取了“认房又认贷”政策。从去年国庆期间多数核心城市重启调控,到如今半年内调控再度升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又进入到了新一轮史上最严格的调控周期。
  严跃进表示,在北京之后,包括石家庄、广州和郑州相继出台政策,说明新一轮的收紧政策序幕正式开启,这也标志着在去年“930”新政的基础上,新一轮的加强版的限购政策开始启动,体现了今年对于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重要导向和思路。北上广深“认房又认贷”的思路,对于一些房价管控有压力的二线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严厉打击“首付贷”等违规行为
  在各地纷纷加码楼市调控的政策中,北青报记者看到,各地都加强了对楼市违规行为的打击。
  比如,广州的楼市新政中提到,商业银行、小额贷款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类金融业务经营者,不得对购房首付款发放贷款或变相发放贷款。严厉查处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各类住房骗购行为,对提供虚假购房资料骗购住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长沙的楼市新政中提到,要严格预售审批。凡涨价、未进行价格备案的项目不批准预售。继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哄抬房价、捂盘惜售、违规销售、中介违规等行为。
  北京在楼市调控新政中提到,大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以及中介机构哄抬房价、发布不实房源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并给予公开曝光。
  今年前两个月,北京市区两级共检查房地产销售现场和经纪机构266项(次),行政处罚10起,限制网签50家。检查中发现,仍有小部分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中介人员违反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违背职业道德,制造恐慌气氛,哄抬房价、发布虚假房源及价格等,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公安备案号:37088202000099,兖州房产网  邮编:273500
微信:zcfcwcn , www.0537yz.com 网站法律顾问:王莹律师
网站客服QQ:2291920258 (咨询、信息发布)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7-6229376 举报邮箱:ytzwgk@ji.shandong.cn
浙ICP备18050007号-27
回顶部